
什么是农村集体聚餐?
指农村(含城镇)居民因婚嫁、丧葬、寿辰、升学、生子、建房等事宜,在家庭或非经营性场所举办一次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的各种集体性聚餐活动。
落实农村集体聚餐申报登记管理制度
现场指导是重点
现场指导重点是检查农村聚餐厨师备案、体检、培训情况,农村聚餐厨师和帮厨人员岗前健康状况;检查聚餐活动及加工场所的周边环境、卫生条件、用水情况。督促指导举办者、承办者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不得有腐烂变质、“三无”、过期等食品,并索取对方购销凭据,以便查验;聚餐、加工场所不得有家禽家畜进入;厨房要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和冷藏设施;做好厨具餐具清洗消毒,加工用容器、工具做到生熟分开,原料与成品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加工应烧熟煮透,禁止制作野生菌、凉菜及卤水拼盘;按每份样品不少于125克,冷藏留样时间48小时的要求进行食品留样等。
谁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 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自觉履行农村集体聚餐报告登记义 务,及时、如实报告集体聚餐基本情况,主动接受食品安全技术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集体聚餐食品安全。
举办农村集体聚餐还有什么重要须知?
要提前报备: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或承办者应当及时以纸质或电子形式报告并填写《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报告登记表》,载明宴请时间、宴请地点、宴请人数、联系电话、宴请事由、厨师情况、主要原料来源及采购地点等信息。
遵循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
申报地正在流行传染病的,禁止举办集体聚餐活动;申报地邻近正在流行传染病的,限制举办集体聚餐活动。
倡导从简用餐:
倡导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用餐,举办者按实际需要采购食品,承办者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
对突发的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及时救治、及时报告、 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正确引导媒体,最大限度 地减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责编:张甘澍
一审:唐高超
二审:贺湘平
三审:向承启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